
嬰兒睡眠訓練懶人包:新手爸媽必學!香港專家認可的3大方法,告別夜奶不是夢
「寶寶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睡過夜?」這可能是每個新手爸媽午夜夢迴時最想問的問題。無盡的夜奶、漫長的抱睡,不僅讓寶寶無法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,更讓父母的精力嚴重透支。
其實,嬰兒睡眠訓練並非傳說中的「殘酷訓練」,而是透過建立規律和儀式,幫助寶寶學習自主入睡的技巧。本文將為您介紹3種備受香港兒科專家認可的溫和方法,助您和寶寶告別夜奶,重獲甜夢。
睡眠訓練前的準備 (黃金法則)
在開始任何訓練前,請確保:
- 寶寶已滿4-6個月: 體重足夠,生理上已具備睡過夜的條件。
- 排除生理不適: 確保寶寶沒有生病、出牙不適或尿布濕了。
- 建立固定的「睡眠儀式」: 這是成功的一半!例如:洗澡 -> 換睡衣 -> 喝奶 -> 刷牙/清潔口腔 -> 講故事/聽音樂 -> 關燈睡覺。整個過程約15-20分鐘。 (內部連結 -> 選購溫和的嬰兒沐浴及護理用品)
方法一:抱起放下法 (Pick Up, Put Down)
- 適合對象: 年紀較小 (4-6個月) 的寶寶,或無法接受寶寶哭泣的父母。
-
做法:
- 完成睡眠儀式後,將昏昏欲睡但還醒著的寶寶放入嬰兒床。
- 如果寶寶開始哭泣,您可以抱起他安撫,一旦他平靜下來,就立刻將他放回床上。
- 重複這個過程,直到寶寶在床上自己睡著。
- 優點: 非常溫和,給予寶寶足夠的安全感。
- 缺點: 耗時非常長,可能需要重複幾十次,極度考驗父母的耐心。
方法二:漸進式延遲安撫法 (Ferber Method / Graduated Extinction)
- 適合對象: 6個月以上,能理解因果關係的寶寶。
-
做法:
- 將寶寶放入床後離開房間。
- 如果寶寶哭泣,等待一個固定的時間(例如3分鐘)再進房安撫(用聲音或輕拍,不要抱起),安撫約1-2分鐘後離開。
- 逐漸延長您進房查看的間隔時間(如3分鐘 -> 5分鐘 -> 10分鐘)。
- 優點: 成功率高,通常一週內能看到明顯效果。
- 缺點: 寶寶會有一定程度的哭泣,對父母是個挑戰。
方法三:椅子法 (The Chair Method)
- 適合對象: 較大、分離焦慮較嚴重的寶寶。
-
做法:
- 第一晚,將椅子放在嬰兒床邊,陪伴寶寶直到他睡著。
- 之後每隔一兩天,將椅子往門口方向移動一點。
- 最終目標是將椅子移出房門外,讓寶寶習慣在沒有你陪伴的情況下入睡。
- 優點: 過程非常漸進,寶寶的心理衝擊較小。
- 缺點: 耗時較長,可能需要數週時間。
結論: 沒有一種方法是完美的,最重要的是選擇一個您和家人都能堅持下去的方案。嬰兒睡眠訓練的關鍵在於一致性。只要全家齊心,堅持執行,您和寶寶一定能迎來安穩的夜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