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婴儿睡眠训练懒人包:新手爸妈必学!香港专家认可的3大方法,告别夜奶不是梦
「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睡过夜?」这可能是每个新手爸妈午夜梦回时最想问的问题。无尽的夜奶、漫长的抱睡,不仅让宝宝无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,更让父母的精力严重透支。
其实,婴儿睡眠训练并非传说中的「残酷训练」,而是透过建立规律和仪式,帮助宝宝学习自主入睡的技巧。本文将为您介绍3种备受香港儿科专家认可的温和方法,助您和宝宝告别夜奶,重获甜梦。
睡眠训练前的准备(黄金法则)
在开始任何训练前,请确保:
- 宝宝已满4-6个月: 体重足够,生理上已具备睡过夜的条件。
- 排除生理不适: 确保宝宝没有生病、出牙不适或尿布湿了。
- 建立固定的「睡眠仪式」: 这是成功的一半!例如:洗澡-> 换睡衣-> 喝奶-> 刷牙/清洁口腔-> 讲故事/听音乐-> 关灯睡觉。整个过程约15-20分钟。 (内部连结-> 选购温和的婴儿沐浴及护理用品)
方法一:抱起放下法(Pick Up, Put Down)
- 适合对象: 年纪较小(4-6个月) 的宝宝,或无法接受宝宝哭泣的父母。
-
做法:
- 完成睡眠仪式后,将昏昏欲睡但还醒着的宝宝放入婴儿床。
- 如果宝宝开始哭泣,您可以抱起他安抚,一旦他平静下来,就立刻将他放回床上。
- 重复这个过程,直到宝宝在床上自己睡着。
- 优点: 非常温和,给予宝宝足够的安全感。
- 缺点: 耗时非常长,可能需要重复几十次,极度考验父母的耐心。
方法二:渐进式延迟安抚法(Ferber Method / Graduated Extinction)
- 适合对象: 6个月以上,能理解因果关系的宝宝。
-
做法:
- 将宝宝放入床后离开房间。
- 如果宝宝哭泣,等待一个固定的时间(例如3分钟)再进房安抚(用声音或轻拍,不要抱起),安抚约1-2分钟后离开。
- 逐渐延长您进房查看的间隔时间(如3分钟-> 5分钟-> 10分钟)。
- 优点: 成功率高,通常一周内能看到明显效果。
- 缺点: 宝宝会有一定程度的哭泣,对父母是个挑战。
方法三:椅子法(The Chair Method)
- 适合对象: 较大、分离焦虑较严重的宝宝。
-
做法:
- 第一晚,将椅子放在婴儿床边,陪伴宝宝直到他睡着。
- 之后每隔一两天,将椅子往门口方向移动一点。
- 最终目标是将椅子移出房门外,让宝宝习惯在没有你陪伴的情况下入睡。
- 优点: 过程非常渐进,宝宝的心理冲击较小。
- 缺点: 耗时较长,可能需要数周时间。
结论: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的,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您和家人都能坚持下去的方案。婴儿睡眠训练的关键在于一致性。只要全家齐心,坚持执行,您和宝宝一定能迎来安稳的夜晚。